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實踐協會 台灣社區

社會行動之夜

昨天是我們的社會行動之夜,因著最近發生的一些社會議題,分成兩個支線與孩子一起深入了解。


第一個「凱道散步隊」是帶著幾個孩子到凱道拜訪我們的原住民朋友,一開始只有兩個孩子報名而已,大家對於難得的戶外活動似乎興趣缺缺,有孩子覺得累、懶惰要休息,有孩子想玩覺得去那邊會無聊,有人只想玩手機,我們與孩子沒被滿足的玩樂需求拉扯著,這個社會真實發生什麼事,離孩子、離社區是遠的,對孩子們來說,玩都玩不夠了,且長期長時的禁錮在一個成為「有用的人」的環境,下了班只想放鬆的在據點,如何看到更多?


我們帶著三個孩子到凱道,馬躍.比吼 Mayaw Biho帶著我們看石頭,認識文化,那布教我們認識自己的聲音,指著社工的衣服說著「團結就是力量」,我們在凱道嘶吼著自己的聲音,比起大人的害羞,孩子對於大叫的禁錮少了許多,嘹亮的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,那聲劃破凱道的清亮,讓人忍不住鼓起掌。


原住民的青年們說著失去土地和文化的悲傷,我們一起學著族語的歌,雖然在倉促的行程中,孩子僅知道「原住民為了土地在與政府吵架」,但在公車上孩子仍然唱著族語的歌,討論著要怎麼唱。孩子們雖然可能不記得今晚的事,但希望他們仍能記得嘹亮呼喊自己的名字的勇氣、與唱著土地的歌


第二個「自己捷運站自己命名隊」,則是在據點跟孩子們探討關於「捷運站命名」的議題,志工與社工們拿著捷運萬大線的規畫地圖與相關資料,跟孩子們討論著據點附近即將蓋捷運這件事,許多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家樓下的馬路工程就是要蓋捷運這件事,得知附近即將蓋捷運都非常開心。


但和他們討論站名時,孩子各自有不同的反應,雖然對於得知工程單位預計使用「金針花」的意象都露出「蛤,為什麼?」的反應,但當討論是否要使用當地的舊地名「加(虫加)蚋仔站」,並以代表在地精神的「加(虫加)蚋三寶」做為站的意象設計主體時,孩子們蠻多都表示「不知道」、「乾我什麼事」、「無所謂」。


雖然多半還是傾向「加(虫加)蚋仔站」勝於不知所謂的「金針花」,但我們可以發現,孩子對於在地的文化與歷史並不是這麼清楚的,許多舊地名與社區產業都不在他們的學習裏頭,只有一位孩子說他們社會課有教過「加(虫加)蚋三寶」是什麼,也因此對於捷運站可以用什麼命名時,即便不喜歡不知所謂的「金針花」,但卻也說不出可以叫什麼名,或者被推薦在地名稱時,像是第一次聽到一般沒有深刻的認同,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忘記自己的根與名,所以表現出無所謂與局外人的可能呢?不過這個小小的行動與簽名聯署,都讓他們再次練習跟自己的土地更親近這件事,保留住這些文化,才不會一次又一次的疏離與遺忘。


在城市之中,我們離土地、離文化、離人,甚至與自己、與身體有各種的疏離,但我們希望可以從現在開始,讓孩子跟土地、跟自己的文化與身體更親近,也歡迎有人願意加入我們微小的運動,一起和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共好,在城市裡一起尋找可能。


一起陪原住民族劃出回家的路



3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